來源: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5-01-26
——2024年終報道之“優化”篇
2024年,由潞安化工機械集團(以下簡稱“潞安化機”)制造的氮氣冷卻器、真空閃蒸氣冷凝器等35臺大型設備全部發運贊比亞,為東非地區首個現代化尿素項目注入發展新動能。作為我省化工裝備產業的中堅力量,潞安化機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拓展海外煤化工裝備市場,不斷提升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首次開啟的非洲之旅,也是集團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向外部產業鏈拓展延伸的具體實踐。
作為山西省煤化一體化重點國有企業,2024年,集團聚焦煤炭、化工“雙主業”,堅定走價值創造和內涵型發展道路,體系化、系統化落實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持續做優化工產業,切實提高經營質效,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鏈”起“煤好”未來。
分類突圍 挖潛扭虧
去年夏天,在新疆昌吉州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泰新華公司內,兩臺晉華爐2.0氣化爐正在高溫中經歷著一場“考驗”——對不同比例新煤種摻燒進行試燒。經過為期65天的摻燒工作后,該公司順利完成了摻燒實驗,優化了摻燒配比,降低了煤耗成本。此次國泰新華化工公司集中采購和不同供應源頭氣化煤摻燒試燒的成功實踐,為集團“做優化工產業”提供了新的答題模板。
聚焦“價值回報率”,集團堅持效益導向,強化經營意識,把投入產出賬算得更精準、更長遠。通過競價對比,拓展了最優的“價值創造”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融合創新,實現了從“有解”到“優解”的轉變。
圍繞“分類突圍”,集團以“三個一批”明確企業定位,潞安化機集團、正元氫能科技公司、恒通化工公司等優勢企業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煤基清潔能源公司等持續對標挖潛、扭虧為盈。
在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尼龍車間包裝廠房內,作業人員正在馬不停蹄對尼龍6切片進行熱合包裝,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尼龍裝置設計產能是10萬噸,有兩條生產線,A線產能7萬噸,C線產能3萬噸。我們生產的是中粘有光常規紡切片,主要用于工程塑料和民用短纖。”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尼龍車間黨支部書記、主任智良告訴記者。
在煤基清潔能源公司,每天早上9點的經營分析會雷打不動,計財部負責人通過對前一日生產經營情況進行分析匯報,讓參會的班子成員和部門負責人圍繞生產經營情況找差距、提問題、及時調整經營對策。每天的生產經營分析會通過從日常工作的一點一滴去挖潛,把生產經營過程抓實抓好,使精益管理思維不斷強化,實現了由生產者向經營者、向競爭者的轉變。
量的合理增長是基礎,質的有效提升是關鍵。集團各化工單位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聚焦市場規則和企業規律,追求有利潤的收入和有現金流的利潤,對照“三個一批”,找準自身發展定位,實現分類發展,切實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化工產品則充分利用潞安化工商務平臺、肥易通等,實現競價銷售,切實提高經營效率和質量。
延鏈補鏈 優勢發展
去年9月,在陜西榆林榆陽區小紀汗鎮可可蓋村,天脊土豆肥示范田進行了測產,通過專業機械挖土豆、現場過磅、裝箱稱重,最終畝產定格在5.8686噸的好成績,這是天脊土豆肥助力增產增收的盛宴。
“我們土豆專用肥2025年銷量計劃要達到3萬噸,2026年達到4萬噸,2027年達到5萬噸。另外一款液體硝酸磷肥,2024年5月3日投放市場,受到了用戶好評,包括硝硫基產品推廣,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轉型的重點。”天脊集團總經理助理、銷售公司總經理王福生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然而,這只是集團加強高效化肥及特色功能肥料、煤制油及高端化學品精加工等內部產業鏈儲備庫建設,推動內部產業鏈協同聯動的一個縮影。
為進一步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提升煤化產品附加值,推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變,省發改委、省工信廳和省能源局聯合印發了《推進煤炭和煤化工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我省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初具規模,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初步形成。
圍繞“延鏈補鏈”,集團積極打造提升合成氨—化肥、煤制油、新型焦化等產業鏈。依托煤基清潔能源、太化新材料、恒通化工公司等單位,有序開發α烯烴的高值化利用、特種尼龍、高端PVC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材料產品;加快高端潤滑油產品開發,繼續打通風電齒輪箱制造商、風機整機廠等行業鏈條。
高級費托蠟、高檔潤滑油基礎油……陳列在煤基清潔能源公司產品展覽室里的這些產品,無一例外都是由高硫煤變化而來。
煤基清潔能源公司致力完善煤基產業鏈條,開發了區別于石油化工的高熔點費托蠟、全合成潤滑油基礎油等多系列煤基精細化學品,并依托獨有的異構脫蠟裝置和烯烴分離裝置“延長板”,不斷做優煤制油產業上下游發展生態圈,打造“一頭多尾”、柔性化生產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
集團不斷夯實煤炭和煤化工一體化,加快推進煤炭產業和數字技術一體化、煤炭產業和降碳技術一體化,穩妥推進煤電和新能源一體化,適時布局煤炭和煤電一體化,實現產業鏈協同、價值鏈整合,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發展模式。
目前,潞安化機正加快晉華爐4.0研發進度,打造國內頂尖、國際領先的化工和新能源裝備制造綜合性平臺;在優勢發展煤制油產業鏈中,開發出5大類54種產品270個型號的煤基合成產品,多種產品填補國內市場空白。自主研發的助熔劑,實現氣化爐單燒本地煤,推動了現代煤化工關鍵核心技術進步;在優勢發展化肥產業鏈中,打造了長治、運城、滄州三大百萬噸級化肥生產基地,“產銷研”一體化。新開發的天脊土豆專用肥,在內蒙古、陜西等地創出平均畝產6噸、最高畝產6.25噸的新紀錄。
專精特新 瞄準高端
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山西展區設置“晉發布”發布區,12家參展企業現場發布22項新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或重要項目,分享解析優秀案例等。其中就包括晉華爐和太行潤滑科技公司發布的太行浸沒式數據中心冷卻液。
來到太行潤滑科技公司科技成果展示廳,可以看到地上有一個約1米高的黑色“方匣”,市場研發部部長張曉軍告訴記者:“這就是公司與設備合作伙伴聯合制造的浸沒式數據中心機柜。我們正在進行長周期仿真試驗,把CPU等電子元器件泡在‘油’里進行熱管理驗證,具有節能環保降噪的優點。”
新推出的新型儲能裝置熱管理液、浸沒式數據中心冷卻液,為我國新能源、數據中心、新型儲能裝置運維技術革新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堅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立足煤化一體,潞安化工集團圍繞煤制高端化學品、煤制高端碳材料等領域,加強煤轉化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推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變,助力全省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設。
瞄準國產化替代,加快高端潤滑油研發應用。太行潤滑科技股份公司開發出5大類19個系列,共計288個型號。車用全合成潤滑油、風電齒輪油、無人機系統用油、新型儲能裝置熱管理液、浸沒式數據中心冷卻液等系列產品,不斷刷新應用場景。
集團不斷構建高端平臺體系,加大研發轉化力度。瞄準高純α烯烴等“卡脖子”產品,開展產業化技術開發;加強高端潤滑油、數據中心冷卻液和尼龍6增粘劑、高效催化劑、新型肥料等新產品研發。持續推進晉華爐、航天爐試燒潞安煤,做好技術可行性、經濟效益性分析,開發化工煤新品種。
圍繞“專精特新”,集團持續做好煤基合成油等創新型企業培育,鞏固化機高端化工裝備制造、太行潤滑油高端潤滑材料等產品優勢,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作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晉華爐3.0歷經三次迭代升級,從只吃“細糧”到“三高”煤吃干榨盡,已成為推動能源革命、實現“雙碳”目標的“國之重器”,廣泛應用于國內煤化工企業。
未來,集團將不斷打造煤炭和煤化工一體化原創技術策源地,積極參與打造煤炭綠色安全開采及清潔高效利用原創技術策源地,加速推動煤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構筑煤化一體融合發展“新高地”。
(文 郭丁丁)
責任編輯:李世臣
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侯堡鎮
網站內容維護:集團新聞中心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9009176號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